□市扶貧辦黨組書記、主任 段貴建
心中有民,方知精準須實踐;
腳底沾泥,終覺扶貧要躬行。
只有把貧困村當成自己的家,把貧困群眾當做自己的家人,才能真正把扶貧工作做好。
——摘自我的扶貧日記
2016年8月,我擔任永州市扶貧辦黨組書記、主任,到今年是第3個年頭。這三年來,我走訪了316個貧困村,去了3236戶貧困戶的家中,走了17.6萬公里,現(xiàn)場辦公230次,設身處地為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1260個。
做好扶貧工作任重道遠,需要厘清千頭萬緒,歷經(jīng)千山萬水,走進千家萬戶,這三年來,我牢記“把責任扛在肩上,把貧困群眾端在心中,把自己置于腳下”的誓言,用心用情、雷厲風行地充當了永州脫貧攻堅事業(yè)的“先鋒官”。
但愿蒼生俱飽暖 不辭辛苦出山林
親身下河知深淺,親口嘗梨知酸甜。我出生于微末之中,從一名農(nóng)家子弟、基層干部一路走來,是黨和人民信任我,將市扶貧辦主任這個重要的崗位委任于我。因此,我深感使命光榮,責任重大。
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,是需要一點情懷的,古有士大夫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今我作為新時代的中國共產(chǎn)黨黨員,作為永州市扶貧開發(fā)辦黨組書記、主任,就是要為永州這片土地上774個貧困村、67.4萬貧困人口的高質(zhì)量脫貧,貢獻我的心智和汗水。
奮發(fā)有為需真抓實干。履職以來,我迅速帶領扶貧辦的干部進村入戶搞調(diào)研,傾聽貧困群眾心聲,在摸清實情后,第一時間向市委、市政府建言獻策完善“頂層設計”,率先在全省出臺“1+X+部門”的精準扶貧政策文件體系,明確了全市脫貧攻堅的任務書、時間表、路線圖。
永州有774個貧困村、67.4萬貧困人口,要讓這一群人在三年內(nèi)高質(zhì)量完成脫貧,我認為要在基礎設施建設、產(chǎn)業(yè)扶貧、社會扶貧、激發(fā)群眾內(nèi)生動力等方面下功夫、破難題。
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?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。經(jīng)過三年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如今永州全市累計減貧612362人,貧困村脫貧出列742個,貧困發(fā)生率從13.5%下降至1.3%,江華、寧遠、雙牌、江永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。
治國有常民為本 枝枝葉葉總關情
古之善為國者,遇民如父母之愛子,兄之愛弟,聞其饑寒為之哀,見其勞苦為之悲。每當看到掙扎在貧困線上的貧困群眾吃不飽、穿不暖,我如同身受。讓永州的貧困群眾擺脫貧困,成為我人生最大的夢想和追求。
我深知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,絕不是輕輕松松、敲鑼打鼓就能實現(xiàn)的。關鍵是要把群眾冷暖放在心頭。為此,我拋卻安逸、頂住壓力、率先示范。經(jīng)常與扶貧辦的同志們一起戰(zhàn)斗,加班加點、熬更過夜,市扶貧辦也因此有了“不夜辦”“盒飯辦”的別稱。
這三年,我最大的感悟就是,脫貧攻堅絕不能搞“花架子”,必須下“吹糠見米”的真功夫。為在全市形成專項扶貧、行業(yè)扶貧、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有機結(jié)合的“三位一體”大扶貧格局,我克服困難、頂住壓力,積極推進了“中國社會扶貧網(wǎng)”試點工作,通過平臺募集資金6.81億元,結(jié)對124個貧困村,帶動2.32萬貧困人口增收。
不要人夸好顏色 自留清氣滿乾坤
扶貧工作任重道遠,需要深重的家國情懷和極致的付出。2017年我的生活中發(fā)生了三件大事。其一,我的父親重病住院,我未曾抽時間去照顧;其二,妹夫身患尿毒癥晚期,我也沒時間去探望;其三,我患腎惡性腫瘤,術后第七天就投入工作中,組織籌備全市脫貧摘帽預檢預演,步行了10余里去雙牌麻江鄉(xiāng)南漯村調(diào)研通村公路建設。
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。因為肩負著帶領貧困人口脫貧的責任,因為飽含著對群眾貧苦生活的同情,我不敢有一日懈怠。在工作中,我愿唱“黑臉”、敢當“包公”,對作風不實、整改不力、工作后進的人和事,堅持原則、不循私心,大膽約談問責。這是我要對黎民百姓做出的交代。
紛繁世事多元應,擊鼓催征穩(wěn)馭舟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致辭中所說,我們都在努力奔跑著,我們都是追夢人。作為一名黨的干部,我將始終聽黨話,跟黨走,不忘初心,砥礪前行。